《美國的反智主義》觀後感
讀了《美國的反智主義》的第一章。不禁讓我沮喪的是,裡面舉的好多例子,還有背後分析的心態,總讓我有中國文化大革命那種鬥知識分子的既視感。
但既然美國的反智傳統,破壞力還沒有文革那麼徹底,我想,兩者一定是有什麼差別的。
一個沒有知識分子的社會會多慘呢?看柬埔寨就知道了。
看到福音派的歷史其實不太舒服,因為我想到想到威斯特布路浸信會那瘋狂的行徑;又想到使女的故事,那個神權獨裁、極端貶低女性的社會。某些美國的基督川粉,哎算了。
總之在我這沒有什麼宗教信仰的人看來,福音派一直是難以理解的存在。
整個第二部份生動卻痛苦啊--在福音派心中,達爾文的演化論,是如此的衝擊了整個宗教。他們甚至願意以毀滅教育體系為代價,維護對上帝的信仰。
到了21世紀依舊如此不長進,不禁感慨又恐懼。
現在想想,要讀懂貫穿全書的反智主義,就不能迴避一個大問題:如何確保專家與知識分子,不會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反過來危害整個社會?
欸美國在文官任用方面的改革與杆格怎麼有股臺灣公務人員考試的既視感
接下來就談到娘娘腔還有隨後的女性投票權問題了──作者真的很會講
政治歷史。雖然美國的政治歷史上,常常有男子氣概情結,使得反智傳統受到進一步強化。但如果有老羅斯福、或甘迺迪這種(表演上)智勇雙全的總統,那選民們還是會暫時收起自己的反智情結。反過來說如果智勇無法雙全,那選民會捨智選勇。
好多人還是會尊重專家的。理由:這個國家就是需要。知識分子與商人的天生對立,相愛相殺。明明商人那麼辛苦,卻老被知識分子批評;但反過來,知識分子很清楚商人能如何影響整個社會--看了旺中那麼久的我們,應該很清楚這種事吧。
嘛,想到馬斯克買推特的事情。
而美國的文化工作者,又要靠大企業資助維生。在核心議題上卻又有難以化解的價值觀衝突。正可謂拿人手軟吃人嘴軟。
美國人喜歡科技,不喜歡歷史。這並不是因為美國人視文化保存為寇仇,而是因為美國是個移民國家。移民逃避過去的痛苦、渴求未來的推進。在這種情況下,擁科技而棄歷史,是很好理解的。
又是商業……早期美國有很多白手起家的生意人時,其實可以不去大學的。但在大企業出現、公司官僚化後,大學又再度被重視--當然這還是沒有人文學科的份。
結果美國就出現了一堆商業企管系。
就連農民,早期的美國農民也不喜歡科學農耕--但現在美國的農業,根本仰賴科工與機械化啊。農民接受教育與智識對農業的作用,大概花了一個世紀。
就連美國的左翼政黨,以致共產黨,也都有強烈的反智傳統。美國共產黨成日期望革命來臨,卻認為革命「要靠來福槍」。有種毛澤東「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色彩。
結果美國共產黨鄙視作家的行為,當然把作家都嚇跑了。想起來中國共產黨還把知識分子都殺過了一輪。
整個美國的基礎教育體系是結構性的--最早只要沒被關進去就可以當老師。雖然女老師進來有部份緩解,但供不應求的難題依舊。然後社群大學的再度吸收基礎教育的師資。
嘛,和臺灣教育供過於求的現況相反呢。
直接跳過教育到最終章--很多年輕的知識分子,其實很怕社會萬一接納他們,會不會自己也將就此招安?
這真的會發生,所以確實是很合理的想法。
一本書結尾得好,會讓人回味無窮
反智心態背後的實用主義思想或宗教因素,我們不一定要接受,但有個問題值得思考一番:如何確保專家當政時,他們不會以專業上的不對稱,去謀求不正當的私利?